开云体育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产品名称 : 沈鼓集团:矗立起重大装备国产化丰碑
  • 产品特点 :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沈鼓集团或沈鼓”),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通用机械行

产品描述

沈鼓集团:矗立起重大装备国产化丰碑: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沈鼓集团或沈鼓”),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5230人,年产值超过百亿元。

  沈鼓集团主要是做研发、设计、制造、经营科技含量高、质量优秀的离心压缩机、轴流压缩机、膨胀机、鼓风机、通风机、往复式压缩机、核电用泵、石化用泵、船用泵、电站用泵、汽轮机等产品。其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空分、天然气、电力、国防、环保等国家重点工程领域,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沈鼓集团已具备150万吨/年乙烯、长输管线万吨/年炼油、大型风洞、大型煤化工等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150吨/年往复式压缩机、核电站用主泵等一批重大国产化装备的研制能力,填补了100多项国内空白,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 “国家砝码”的美誉。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2014年,荣获中国工业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沈鼓人积极做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担当起振兴民族工业的历史重任,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沈鼓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沈鼓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风机厂以来,始终专注于能源与化工装备领域,以满足国家和客户的需求为己任,从通风机产品起步,发展到现在具备为能源与化工领域全部细分市场提供核心动设备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成为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沈鼓近70年的发展,印证了我国能源与化工动力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测绘仿制到60年代独立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压缩机,从7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到80年代初按照引进技术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离心压缩机,沈鼓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完成技术模仿、引进与消化,走过了我国大型压缩机从无到有的艰难创业阶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沈鼓立足自主创新,完成了三元叶轮、大型焊接机壳、新工艺及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开发及应用,实现了年产80万吨加氢裂化、30万吨合成氨、24万吨乙烯等石油化学工业装置用核心动设备的自主化研制,摆脱了我国炼油、乙烯、化肥等行业用大型压缩机和泵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沈鼓集团走过了自主开发大型压缩机和工业用泵为目标的企业成长阶段。

  进入21世纪,沈鼓突破外商并购重围,完成了沈鼓、沈水、沈气三企业的战略重组和搬迁改造,成为辽宁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加。同时,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成功研制出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百万吨乙烯 “三机”、百万千瓦核级泵、4M125大型往复式压缩机等近百个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获得了 “中国工业大奖”殊荣,赢得了 “大国重器”、 “国家砝码”美誉,沈鼓通过创新驱动走过了企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沈鼓集团坚持以改革和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完成了多家子公司混改和集团 “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解决不适应市场之间的竞争需要的体制和机制问题;通过实施ERP系统和精益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水准和合同履约能力;继续加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经费投入,加快了高端产品的开发速度,全方面提升了现有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沈鼓集团正在积极探索以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更好满足市场与客户的真实需求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铸就 “大国重器”,牢记使命勇做 “国家砝码”。从局部创新到系统创新,沈鼓人一直秉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多次铸就大国重器,填补国内空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担当 “国家砝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鼓的重大装备能用井喷式爆发来形容,每年都有重大新产品问世,每年都能创造几项国内首台套的新突破,彻底结束了我国大型离心压缩机依赖进口的历史。

  习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原总裁王基铭曾这样评价: “有了沈鼓,我们就有了顶门杠,我们就敢和老外说不;没有沈鼓,我们只有伸着脖子,任人宰割。”一路走来,沈鼓人清醒地认识到:在关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立身之本,不能动摇。

  2008年12月,沈鼓集团完成了我国首台套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性能测试,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我国石化装备的历史性突破,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设计制造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国家。从此,我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闻听喜讯,时任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来贺信: “这标志着我国大型石化装备的重大突破,意义重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也作出批示: “这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又一大成果!”

  2018年国家为了缓解天然气 “气荒”的保供项目,年初提出入冬前一定要保证新设一批天然气输送增压站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国家能源局要求沈鼓承担8个增压站16台长输管线个月完成研制,仅为正常交货期的一半时间。沈鼓把这一个项目设立为员工程,所有参与项目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计任何报酬,全身心投入,全部按期完成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避免了国外卡脖子,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在2011年之前国内几百台套此类用途的压缩机全部进口,现在,国内假如没有沈鼓,进口不仅是天价,而且制造周期一年以上。这一个项目体现了沈鼓的价值和作用,更体现出一个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沈鼓集团完成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四十三年来,沈鼓为国家创造了100多台套的首台套国产化装备,提供各类大型装备近万套。

  “沈鼓不是自己的沈鼓,而是国家的沈鼓”,这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对沈鼓的定位。改革开放43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沈鼓视察指导工作。2013年8月30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视察沈鼓集团,给沈鼓送来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最大120万吨/年乙烯三机在中海油惠州现场试验成功;西气东输管线压缩机保障了我国的天然气供应;由沈鼓核电公司自主设计的CAP1000主泵泵壳正式发运用户现场,沈鼓实现了主泵泵壳设计、加工、制造的全部国产化,这是中国首台国产的三代核电屏蔽主泵泵壳。尤其是在2017年,由沈鼓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套十万空分压缩机组成功用于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使中国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超大型空分压缩机组的国家。习视察宁煤现场时,由衷地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赞叹。

  2020年4月23日,由沈鼓设计的中沙石化13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项目裂解气压缩机组,在沈鼓集团营口基地一次试车成功。作为沈鼓迄今为止制造的机组最大,单机功率最高的裂解气压缩机组,此次试车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企业在大型乙烯装置用压缩机组研制上处于世界领头羊,为今后继续在此类设备上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沈鼓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先进人物。他们的精神折射出劳动者的风采,他们的业绩奏出时代的强音,汇聚成为沈鼓特有的劳模文化,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15年5月,沈鼓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姜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了习的亲切接见。2017年7月,姜妍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同年11月,姜妍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模范。这是沈鼓集团继杨建华、徐强、 “五朵金花”之后培养出的又一位全国重大劳模典型,也是沈鼓劳模文化结出的又一硕果。2018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11月,戴继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是继2000年以来,沈鼓人连续第五届荣获全国劳模称号。沈鼓尊重劳模、重用劳模、优待劳模,在沈鼓,人人以成为劳模为荣耀,以学习劳模为目标,以赶超劳模为动力,形成了独特的劳模文化。在这种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下,产生党的十九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代表2人,全国优秀员3人,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5人次,全国道德模范1人,省、市级劳模184人。

  2021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也是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沈鼓集团将乘势而上,汇聚改革合力,释放增长潜力,开启新一轮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回顾过往,沈鼓集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创新发展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党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经历了不断探索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鼓集团在改革发展中从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国企发展的根和魂。主要做法有四点:

  第一,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树立引领沈鼓发展的红色灯塔。

  沈鼓集团党委深入贯彻习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党的领导内嵌到企业运营的所有的环节中,党组织真正在企业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同时,将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成立了沈鼓党校,建设了理论课堂、信念讲堂和党建学堂3个平台,举办各类讲座、专题培训班、党课擂台赛,实现全体干部、全体党员和全体党务工作者培训全覆盖。

  第二,完善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构建助力沈鼓发展的红色堡垒。

  沈鼓集团党委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强基固本的重要一环。沈鼓集团坚持集团业务开展到哪,党员就跟进到哪,党组织就覆盖到哪。比如,开展 “党建万里行”工程,在5个大型客户现场建设了临时党支部,使沈鼓党员在外也能组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同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建制度体系。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委机关工作、群团工作等七个方面制定了33项党建工作制度,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形成了统一标准和指导文件。

  第三、坚持围绕经营生产不偏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推动沈鼓发展的红色引擎。

  沈鼓集团党委开展员工程已经有二十多年,沈鼓集团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成为党组织推动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力抓手。2013年8月8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赵乐际亲临沈鼓考察,将沈鼓的员工程命名为企业创新发展的 “沈鼓密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全年集团总计完成 “员工程”86项,项目完成率超过90%,最终确定集团优质 “员工程”12项,切实在企业经营生产中贡献了党组织和党员力量。沈鼓集团党委还设立了1350个党员机台和先锋岗,以及1450块党员责任区,覆盖到全体党员,党员在岗位上亮出身份、做出承诺,叫响 “我是员”。

  第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织密保障沈鼓发展的红色护网。

  沈鼓集团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集团党委书记开始,与集团高管、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员工层层签订党风廉洁责任状,并将廉洁建设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同时,深化党风廉洁制度建设。沈鼓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全面梳理企业运营各流程,查找风险点,制定整改措施,针对干部选用、资金使用、招标采购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廉洁制度,有效管控了权力运行。

  创新驱动是沈鼓集团成功的法宝。依靠创新,沈鼓集团技术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依靠创新,沈鼓集团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依靠创新,沈鼓人正在从并跑向领跑而不断超越。

  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沈鼓集团形成了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沈鼓研究院、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沈鼓大连理工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技术分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分中心、东北大学技术分中心、浙江大学技术分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分中心为主体的 “两站三院五中心”研发技术体系和特色鲜明的产学研联合新模式,新建研发平台5个,组建战略联盟4个。同时,沈鼓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MTO装置用压缩机、PTA用离心压缩机、LNG压缩机组、超大型氢气压缩机组、核二级泵、高压比单级循环气压缩机、大推力往复机等一大批重大能源动力装备,以尖端技术和精良服务,在国际能源动力装备领域大放光彩。

  管理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沈鼓集团一直在优化企业组织架构。目前拥有2个业务中心,4个共享中心,9个职能部门,28家全资子公司、14家控股子公司,集团管控模式和业务板块新格局逐步形成。同时,现代化管控理念方式一直在升级。全方面实施战略管理、精益管理、项目管理等现代化管控方式方法,集团管控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转子车间试点建立生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管理过程的无纸化、数控加工程序的网络化、设备联网和大数据采集应用、车间数据的透明化和可视化;ERP运行质量不断改善。CRM二期、云服务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营销服务一体化体系日趋完善,5G通讯网络在厂区内全面开通,集团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企业文化创新培育特色文化。沈鼓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始于1983年,是辽沈地区最早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业公司。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沈鼓企业文化建设从始至终坚持体系创新,使企业文化拥有不断适应公司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沈鼓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初始期,重点开展了包括沈鼓精神等七项内容的文化建设;上世纪90年代的升华期,重点开展了 “形象工程”的建设,统一了沈鼓的视觉识别系统;进入新世纪以来,集团党委立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和企业战略重组、加速发展的现实要求,实行导入CI系统的重要举措,以成功导入CI为起点,在战略重组中统一思想和步调;以推出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为重点,将沈鼓企业文化提升到新境界。

  2017年以来,面对集团深化企业改革,开启新一轮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战略决策,集团党委启动了对现有理念内容、表述和形式的全面修订升级。2019年下半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沈鼓集团启动企业文化升级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升级目标,并举行了 《沈鼓之道》企业文化宣讲会,组织编辑了 《沈鼓之道》企业文化手册,全面解读新版企业文化理念,统一沈鼓全体员工思想认识,以适应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以人才创新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长期以来,沈鼓集团大力实施 “人才兴企”、 “科技强企”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开发、培训、考核、使用激励制度,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慢慢地增加对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及时满足了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搭建了职业发展的平台,深挖人才的内在潜力,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的队伍,使引进来的人才,为企业所用。

  沈鼓集团现有员工52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74人、管理人员1487人、技术工人2369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博士生8人、硕士研究生317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1人、高级工程师315人。在高层次人才中,有辽宁省优秀企业家1人,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人员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沈阳市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享受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3人,辽宁省院士后备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 “十百千高品质人才引进工程”千层次人选2人,国家级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兴辽英才 “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4人,辽宁省 “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12人,千层次人选23人,万层次人选12人。沈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中,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6人,拔尖人才5人,高级人才12人。

  建国以来,沈鼓聚焦国家发展的策略,对标新发展格局抓突破,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国家振兴战略。回顾沈鼓的发展历史,是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业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我国能源与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给公司能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沈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振兴与富强,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鼎立支持,得益于行业协会、广大新老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和无私帮助,得益于不断激励着几代沈鼓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沈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得益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相关专家型领导,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组织了无数次国产化技术论证,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政策,坚定了客户对国产装备的应用信心,才让国家能源与化工领域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跳上强劲有力的 “中国芯”。

  沈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领导的勇于担当、敢于决策,以全部身家和乌纱帽做担保,支持沈鼓迈上了乙烯、炼油、空分、管线等重大装备国产化之路,坚定了沈鼓向大型动设备高端领域进军的决心。

  回望沈鼓近7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假如没有用户的深明大义、充分信任,敢于将核心装备交给沈鼓进行国产化研制,沈鼓就没办法取得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因此,在任何一个时间里,沈鼓都要坚持客户导向,将客户的需求作为沈鼓集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永远让用户满意。

  奋斗成就伟业,实干创造辉煌。沈鼓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将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实现沈鼓集团在 “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2012年11月15日,沈鼓自主研制的高陵压气站首套国产天然气长输管线兆瓦电驱压缩机组试车一次成功,创下多项载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史册的新纪录。精益求精,充分的发挥工匠精神。倡导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充分的发挥机台作用。沈鼓集团厂区内景。(吴亮)


  • 上一篇:沈阳鼓风机厂:坚持科技兴企 永立商场潮头
  • 下一篇:上海电气集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cache
    Processed in 0.003809 Second.